close

5大常見消化道疾病 你深受其害嗎?


大家健康雜誌 更新日期:2011-08-09 記者:文/吳宜宣






長期承受壓力及作息不正常,
你的消化系統發出抗議警訊了嗎?



一般胃會有毛病,痛的部位是「上腹部」,也就是肚臍以上、肋骨以下的位置。個人可觀察這樣的疼痛,是常出現在用餐之前或之後。以下為常見的5大消化道疾病症狀:



1. 胃食道逆流



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常見的疾病,臨床上認為,是因連接食道和胃部的賁門關不緊,胃酸逆流所致。最明顯的症狀是胸口灼熱或感覺上腹部灼熱,有人甚至還覺得胃酸會逆流到口腔。



醫師分析賁門關不緊與很多原因有關,像是年紀越大賁門越易老化,所以隨著年紀增長,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機率就會增加。其次,肥胖也是原因之一,因為腹部大,腹壓也較大,賁門較易打開。再者,睡覺前吃東西也是誘因,因為平躺與站著相比,賁門較易打開,讓胃酸逆流。此外,喝刺激性的飲品像是咖啡、茶、過大的壓力,也可能是誘因。



2. 慢性胃炎



表現出來的症狀是胃痛、胃酸過多、胃痙孿、胃抽筋等。慢性胃炎的診斷必須由醫師判定。此症在胃痛時立刻吞市售的胃藥,也不能緩解疼痛。



慢性胃炎雖然會自行痊癒,但醫師指出,現在治療胃病的藥物很好,對症治療會比自行痊癒快得多。



此症可能是壓力引起,也有人是長期吃止痛藥造成,另外,幽門螺旋桿菌也是原因之一。



3. 胃糜爛



俗稱胃破皮,比胃潰瘍輕微。主因是壓力、藥物或飲酒,導致胃黏膜被胃酸侵蝕而破皮。出現的症狀也是胃痛,感覺像胃抽筋、胃痙孿。



4. 胃潰瘍



主因是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部潰瘍。至於為何有幽門螺旋桿菌,目前醫學上還在討論,多半指向是飲食傳染所致。



其症狀和進食有關。病人多半在還沒進食前胃部就感覺不舒服,進食過後會明顯轉好,這是因為吃東西時,胃酸會用於消化食物,較不會刺激胃壁。但是也有些胃潰瘍的病人在進食前後均會感到疼痛。



除了幽門螺旋桿菌導致外,也有人是因為服用止痛藥或是阿斯匹靈,引發胃潰瘍。目前臨床上,胃潰瘍的病人已不像過去比例高,最常見的腸胃不適仍屬於功能性胃疾,像是胃食道逆流、消化不良等,占臨床比例約八成之多。



5. 十二指腸潰瘍



十二指腸是小腸最接近胃的部分,醫學上仍把它和胃同視為上消化道系統。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一樣,大部分是因幽門螺旋桿菌所致,也有人因服藥導致潰瘍。



文章引用至:【更多精采完整內文請見《大家健康雜誌》8月號】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marticle/url/d/a/110809/38/2wlzc.html?type=new&pg=2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佩佩&小芳 的頭像
    佩佩&小芳

    愛聖妮內衣 艾妮摩兒內衣 維緹妮亞內衣 MIT台灣精品 平價內衣專賣店

    佩佩&小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