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最新研究 子宮頸癌疫苗 效力持續近10年
2009年05月11日蘋果日報
第25屆國際人類乳突病毒會議昨(10)日於瑞典發表子宮頸癌疫苗效果持續年數的研究,指出四價子宮頸癌疫苗保護效力可維持9.5年,是目前追蹤效力最久的疫苗,但接受注射10年後需不需要補打,目前沒有定論,也無研究證實。
嘉義長庚醫院婦產科醫師曾志仁從研究數據來看,疫苗保護力沒有下降,一直維持在100%,但仍提醒有過性行為者打疫苗前要先做抹片檢查,若有異常情況要先確認病情並治療完成後再考慮施打疫苗;若無異常也應先與醫師討論感染病毒的可能風險,再視狀況接種。
30歲後罹癌風險提高
四價子宮頸癌疫苗可針對人類乳突病毒第16、18、6、11這4型具有保護力,曾志仁醫師表示此次國外研究發表是針對1998年第一批接種此疫苗,平均年齡21歲女性所做的近10年追蹤,發現這些目前邁入30歲的女性體內仍有高度防禦效果,此年齡調查結果對台灣女性特別有意義,因為台灣女性進入30歲後子宮頸癌的風險就明顯上升。不過曾志仁醫師仍然強調,若要接種疫苗,有過性行為者還是要先做抹片檢查,看看細胞有無病變,若抹片未有異常才考慮是否施打。
接種後注意不適情況
抹片篩檢仍是目前最普及的檢查工具,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。
曾志仁醫師也提到,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死亡率據國外統計是百萬分之一,比B肝疫苗、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死亡率低,所以是相對安全的疫苗種類,但注射完後幾天內,仍會有注射部位疼痛、發燒的情況,施打前最好先向醫師詢問清楚,若身體持續不舒服,應立即回診。
文章引用自:蘋果日報2009年05月11日http://tw.nextmedia.com/subapple/article/art_id/31616957/IssueID/20090511#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