妳有生男孩的壓力嗎?「重男輕女」衍生問題多
![]() |
一直到今天,很多已婚的女性朋友依舊被「生男孩才能傳宗接代」的價值觀所羈絆,相信你我身邊總不時上演這樣的真實故事──「沒生兒子受盡了公婆的責難」或「為了拚個男孩而不知受了多少苦」,故事的背後全都是因為來自長輩的「重男輕女」所致。
承受壓力知多少?
究竟現代女性承受多大的「生男孩」壓力?《媽媽寶寶》雜誌於「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」進行網友投票,時間為100年4月1日至10日,共有會員1,197人參與,結果如下:
![]() |
有42%,沒有58%
2. 面對壓力,妳打算……
再生一胎試試看67%
雖然有壓力但只生一胎29%
生到男生出現為止3%
領養1%
3. 為了生男孩,妳會….(可複選)
順其自然50%
改變飲食方式31%
醫學技術11%
宗教8%
重男輕女導致男女失衡
從58%的人表示「沒有」生男孩的壓力來看,似乎未能反應出當前女性承受生男孩的壓力的真實狀況;不過,面對生男孩的壓力時,卻有67%的人「願意再生一胎試試看」。
對此,嘉義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王培中指出,這有兩項可能,一是「調查並未真正接觸到有此問題的核心者」,尤其本次問卷是透過網路進行,真有此壓力者,未必是屬於會上網回答問卷調查的族群;二是「沒有據實表態」,不少人面對問卷調查時,會選擇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。
然而,再怎麼不想承認內心的想法,都不應讓人忽視重男輕女所導致「性別失衡」的嚴重性。
估算三千女嬰被迫消失
![]() |
再從胎次的性別比來看,行政院政務委員、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去年曾在一場「面對少子女化」公共論壇上,發表「因應人口變遷的政策思考」報告指出,「國人對於下一代的性別偏好在生過第一胎後就顯現出來,第一胎若生男,第二胎生男生女都可以,但如果第一胎是生女,第二胎就傾向生男,這種傾向隨著胎次增加愈來愈明顯,並透過性別篩選技術、墮胎,導致新生兒的男女比例失衡」。
拚男孩常見3現象
為了如願生男孩以傳宗接代,常見有以下3種現象:
現象1‧聽信偏方
![]() |
現象2‧篩檢性別以墮掉女嬰
而最為人詬病的,則是透過性別篩檢技術(包括以母血檢驗、絨毛膜取樣或超音波檢視),再依性別而對胎兒進行選擇性的墮胎。王培中醫師表示,「雖然衛生署禁止醫療院所篩檢性別,可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,不免有醫師會偷偷做」,即使有明定「若查證屬實,醫師與孕婦都會吃上官司」。但礙於執法並未落實,以及查證難度極高,很難有明確證據真正對當事人開罰。
王培中醫師表示,檢測本身有其誤差值,有時會誤將男胎當女胎而墮掉,或其實是女嬰卻誤驗為男嬰而留下來,但是一出生卻成了「不受父母歡迎的孩子」,這不只對寶寶非常不公平,有時也會引起醫療糾紛。而且正是因為前者胚胎大多會墮胎掉,是男是女永遠死無對證,從事的不良診所還可以賺一個人工流產的收入,而以常理推想,診所為了避免後者(誤診而生出女胎)的情形發生,可能男胎被誤拿掉的機會比想像中要更多。
現象3‧人工生殖技術訂做男寶寶
他指出,另外與墮胎不同的則是以人工生殖技術進行「訂做」男寶寶,如在懷孕之前採用精蟲分離方式受孕,或在做試管嬰兒時選擇特定性別的胚胎植入。過去,精蟲分離術可單獨收費,但自從衛生署禁止後,就轉為「地下化」,大醫院礙於法令不做,有的私人診所願意「幫忙」,王培中醫師說,「過去收費還有一定的行情價,轉為地下化後,收費價格就任人喊價了」。
![]() |
男女失衡導致的危機
王培中醫師表示,在努力想拚男寶寶而造成男女性別失衡的同時,潛藏著諸多危機,這些都是必須正視的社會問題:
危機1‧惡性循環
「重男輕女」的觀念一直存在華人社會中,即可說是一種「惡性循環」,因觀念不斷「複製」而代代相傳,「無論如何一定要生個男孩傳宗接代不可」。有趣的是,曾為此吃過苦頭的長輩,往往又不自覺地以這樣的標準要求下一代照做,最常見的場景是,婆婆總是責怪媳婦肚皮不爭氣,真正是「女人何苦為難女人」,卻忘記決定生男或生女的「關鍵人士」其實是自己的兒子。
危機2‧男婚大不易
王培中醫師指出,如果將男女比做左右兩條平行線,男以藍線表示,女以紅線表示,當婚嫁擇偶標準還是要求男性的身高、學力、財力都要高於女性的話,將使藍色頂端線朝右下傾斜,而居於紅線頂段的女性則不容易在找到合適對象,而變成終生獨身;反之,條件差的男性也難在國內找到匹配的對象,因此,多至東南亞地區娶外籍配偶。當然,在社會階層較低的族群中,「重男輕女」的觀念更是嚴重,衍生出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令人憂心!
加上男女比已呈失衡狀態,這讓多出來的男性想找理想對象變得更難!他補充,「條件好的頂峰人士一人有好幾個選擇機會,三房四房所在多有,條件差的則是一個人選不到半個」。
危機3‧受寵男孩生活能力差
很多人為了生男孩而吃盡不少苦頭,如做試管嬰兒,但試管嬰兒不管在孕前、產前或是產後,往往比一般嬰兒需要父母煞費苦心的照顧。對於歷經千辛萬苦求來的兒子,尤其是數個姐姐之後唯一的男丁,王培中醫師說,「父母以及長輩容易用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教養」,也就是過度寵愛或溺愛。這些男孩因什麼都有人幫著做,沒有什麼生活自理能力,也無法面對外界的競爭,當他不能順利融入社會團體中時,很容易因此成為邊緣人而誤入歧途;或是挫折忍受度過低,無法脫離父母的保護,繼而成為社會、家庭的負擔。
孩子健康就好‧不必在乎男女
王培中醫師表示,只要重男輕女的價值觀還存在的一天,以上這些狀況都會成為惡性循環。生兒子一定好嗎?他以個人經驗分享,因家族中有開設安養院,假日多半是看到女兒帶著小孩去,讓老人家享受含飴弄孫之樂,至於兒子出現的目的,則常常是為了計算誰該支付這個月的帳單!到底是兒子好?還是女兒好?想必在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了!
為了生男孩而不惜墮掉女胎,看在想生卻苦於不孕的女性眼裡,簡直是「不可思議」、「太不人道」了,其實,孩子健康就好,真的不必在乎是男是女!尤其當前社會強調的是兩性平權,王培中醫師說,過去是「妻以夫貴」,現在又何嘗不能「夫以妻貴」,兩性互相欣賞對方優點,才能真正落實兩性平權!
文章引用至:~原文刊載於2011年06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;詳細文章內容,請至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站www.mombaby.com.tw閱覽